大师是怎样在电影摄影中驾驭景深的
本文编译自电影摄影师Shane Hurlbut(ASC成员)的文章,由摄像人网编译组翻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在电影摄影领域,景深可以在操纵观众视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景深的重要性常被忽略,事实上它与构图以及焦点选择同等重要,它关系到如何设定故事、如何引导观众把注意力放在画面中。它是电影故事的情感、标点和眼睛。
看一段关于景深的蒙太奇(by Fabriccio Díaz),先来感受一下景深之美:
(请在Wi-Fi下观看,以免流量过度消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14zuo2oi&width=500&height=375&auto=0
那么现在,让我们进一步讨论景深如何帮助你在场景中设置观众的期待点。如果你想创造所谓的“浅景深”,会限制观众看到焦外的东西,如果你将焦点放在物体的中间位置,那么前景和背景将会变得模糊。你可以利用这点将观众的视线焦点引导到你想要的对象上。
在拍摄一个场景中,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想在一个单一构图中传递多种信息或者将多个故事情节交织在一起,使用浅景深可以让你在各个位置之间切换,并将观众引导到当下最重要的对象位置。在场景开始的时候将焦点放在前景,而当故事进行到一半,再聚焦到后边的关键对象上,就等于告诉观众:“嘿,快看这儿!”
一位能够真正掌握通过单个构图讲述多线故事的导演是奉俊昊(Joon-ho Bong)。在他执导的故事片《杀人回忆》(2003)中,他就利用了两条平行故事线的叙事技巧,虽然不是所有镜头都使用了浅景深,但能从构图中看出导演如何巧妙地编排场景并利用景深控制的技巧来参与叙事。(注意下面一组图的焦内与焦外)
而另一方面有“浅”景深自然也有“深”景深。利用这种技术,你可以让构图中的所有事物都处于清晰的状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表现风景画面或更宏伟的场景,并有助于让观众产生现实主义的观感。
例如著名电影人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就是超大景深的狂热粉丝。例如在拍摄越战电影《全金属外壳》(1987)时,他曾专门定制了深焦镜头,实现了从近景到无限远范围中的一切都是合焦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效果对故事有怎样的帮助呢?斯坦利·库布里克在新兵训练营的场景中使用了这个镜头,他让所有士兵的身影都是清晰的,没有特别突出哪一位。他相信,在军队生涯中的这个阶段,每个士兵都是平等的,所以他需要每个人都处在焦点之中。可参考这部分的电影片段:
(请在Wi-Fi下观看,以免流量过度消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146xr80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斯坦利为新兵们创造了平等的操场,这是驾驭景深来连接角色的一个绝佳例子。无论是准备作战的士兵、坐下来吃完饭的家庭、还是热烈交谈的两个角色,景深都可以帮助你操纵观众对银幕上正在发生事情的理解和期望。
再来看看我拍摄的故事片《父女情》(2015),我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较浅的景深,以人物阿曼达·塞弗里德的视角来操控观众。
我用更大的背景虚化来隔离她与她所在的环境,用浅景深去深入人物的内心身处,感受她的感受,不顾及周围的所有东西,她只是她,以一种以她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活在她的世界里。
但在拍摄人物特写时,请小心地使用浅景深。如果你使用5D相机,绝对不要在1.4或者2.0的光圈下拍摄,因为你会发现你甚至无法把人物的两只眼睛同时放在焦点内。如果鼻子和眼睛的焦点不清,会让观众感到怪异(除非你刻意想突出这种怪异的感觉)。而在极其浅的景深下如果把焦点放在眼睛上,鼻子就会失焦。我在拍摄时总是试图在浅景深中保持足够的深度,以便同时将鼻子和眼睛纳入其中。同时遵循三分构图法,将聚焦准确的人物眼睛放在三分线的交叉点上,并保持面部没有过度虚化的部分。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浅景深来模糊观众的注意力,如果一个角色处于迷茫、迷失的状态之中,无法理解他自己或他身处的环境,你就可以用这个技巧来帮助建立角色的情绪,并强调这一点。(如果不是为了表现主角斯坦·罗斯的迷茫,下面这样的镜头景别通常不必用如此浅的景深。)
银幕足够大,你不能强制观众去看向它的哪一个部分,但你可以通过景深来操纵他们的视线。此外,你应该永远比观众领先一步,不要在一开始就将所有元素都展示给观众,通过景深的技巧隐藏一部分,让他们的头脑为之开始转动。镜头是一个神奇的工具,景深是它魔法的一部分,好好利用它,让它成为塑造你电影风格的重要拼图。
Shane Hurlbut的其他技术分享请参阅《摄影大师怎样在不同场景中选择不同的镜头》。
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天推送文章,除特别标明来源外,均为摄像人网独家稿件,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公众号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参阅:抄袭行为会有什么后果